研究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力作: 评《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战略、模式》

研究成果: Article査読

抄録

<正>分工演进和经济发展必然使一国经济逐渐走向开放, 世界各国经济逐渐走向融合, 这是亚当·斯密的经典论断。马克思也曾经预言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资产阶级,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方面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相互依赖所代替” 。近几十年来的全球化浪潮用事实证明了这些著名论断。然而,“ 富国越富, 穷国越穷” 的马太效应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表现得也非常明显。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提倡并从政策上支持本国民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大胆参与国际分工, 以获取更多的国际交换利益。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在此方面关注较早。相对而言, 学术界过多地关注外商对华投资, 而较少地关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更少关注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可喜的是, 湖南商学院欧阳山尧教授撰写的《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理论、战略、模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6 月出版)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 以中国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为契机, 以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为主题, 系统论述了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论、战略和模式, 堪称一部力作。
本文言語Chinese (Simplified)
ページ(範囲)124
ページ数1
ジャーナル财贸经济
09
出版ステータスPublished - 2007

引用スタイ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