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科研成果: Article同行评审

摘要

本文比较系统地概括了我国8年来在改革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多样化,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提供了理论前提;确认社会主义所有制不是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而应是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多样化发展;确认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不是单一的计划调节,而可以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破除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的传统观念,探索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相结合的收入分配格局。作者指出,改革前的僵化体制的理论思想根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出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误解,把一些本来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附加给社会主义,把一些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共有的东西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因此,...
源语言繁体中文
页(从-至)3-16
页数14
期刊中国社会科学
05
Published - 1987

Keywords

  • 主体条件
  • 收入分配格局
  • 计划调节
  • 所有制关系
  • 重大实践问题
  • 经济体制改革
  • 理论认识
  • 未来社会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发展社会

引用此